去年省兩會期間,本報記者采訪了省人大代表、江蘇大學黨委副書記、校長顏曉紅,并報道了他提出的“群鏈長制”相關建議,引發讀者熱議。昨天記者在采訪中得知,顏曉紅的“群鏈長制”相關建議被評為“江蘇省三十個優秀建議”之一,今年他的建議也在去年的基礎上進行了深化。他建議,江蘇以產業集群的整體品牌形象提升集群內企業、產品的競爭力,到2025年,打造6個具有國際競爭力的先進制造業產業集群品牌和10個在國內具有重要影響力的先進制造業產業集群品牌,以點帶面形成享譽全球的“江蘇制造”品牌。
“江蘇是經濟強省,卻不是品牌強省。”顏曉紅認為,江蘇實體經濟綜合實力穩居全國前列,制造業規模約占全國八分之一,產業集群發展是其鮮明特色。過去,江蘇在實體經濟品牌培育方面制定了一系列政策舉措,成效顯著。但是,這些品牌培育主要面向企業和區域,如面向企業的“江蘇省重點培育和發展的國際知名品牌”,面向區域的“江蘇精品”和“蘇創優品”,而圍繞產業集群品牌培育和建設的政策措施則有待加強。
顏曉紅建議,江蘇可以遵循“市場主導與政府引導相結合”的原則,以“一年鑄基礎、三年塑優勢”的階段安排推進工作,以“產業鏈長”制為主要工作機制,將品牌建設納入考核體系。具體而言,“總群鏈長”負責統籌全省先進制造業產業集群品牌建設,“鏈長”任首席品牌官作為各個先進制造業產業集群品牌建設的統籌協調者,下設對應的先進制造業產業集群品牌建設領導小組,負責研究制定產業集群品牌建設規劃及配套的具體實施方案,引導先進制造業產業集群樹立起品牌意識。他認為,江蘇應夯實先進制造業產業集群品牌質量基礎,強化創新鏈與產業鏈的融合,以“鏈主”企業牽頭聯合重點高校等組建16個先進制造業產業集群創新聯合體。針對16個先進制造業產業集群,由“鏈主”企業牽頭組建國家級標志性創新聯合體,為產業集群品牌創新提供公共技術支撐,強化產業集群品牌創新影響力。
為提升品牌保護意識,顏曉紅還建議,江蘇應開展針對先進制造業產業集群內企業家、員工等各層次培訓,強化企業對品牌資產、品牌保護的意識。為強化產業集群品牌保護力度,優先創建先進制造業知識產權保護示范區,健全省、市及產業集群品牌保護行政執法體系。
文章來源:江蘇經濟報 2022年1月21日 A01版
文章鏈接:http://jsjjb.xhby.net/pc/layout/202201/21/node_A01.html#content_1023800